課程介紹
- 引導學生熟悉人際關係與溝通之相關理論、重要研究課題以及研究結果。
- 提昇學生對人、我、以及關係的自我覺察與省思能力,瞭解人際互動歷程與溝通模式的內涵並探討相關議題。
- 助學生學習並應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策略,拓展其因應人際議題的內外在資源,進而增進學生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,為其日後社會生活適應做準備。
教科書:
(一)指定教科書:
- 王以仁(2007)。人際關係與溝通。台北:心理。
- 陳皎眉(2013)。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(第二版)。台北:雙葉。
- 游梓翔、溫偉群、劉文英譯(2012)。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。台北:雙葉。
- 張珍瑋、鄭英傑 譯(2016)。新時代的人際溝通。台北:學富。
(二)參考書目:
- 林裕欽譯(2015)。人際溝通與技巧。台北:雙葉。
- 王淑俐(2012)。人際關係與溝通。台北:三民。
- 鄭佩芬(2014)。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(第二版)。台北:揚智。
- 黃光國等(2010)。人情與面子︰中國人的權力遊戲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。
- 楊國樞主編(2000)。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。台北:桂冠。
- 成令芳等譯(2008)。性別打結—拆除父權違建。台北:群學。
- 黃淑玲、游美惠主編(2007)。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。台北:巨流。
- 黃惠真等譯 ( 2005 );G. Corey & M. S. Corey(著):生命抉擇與個人成長。台北:雙葉。(原著出版於2002年)。
- Anderson, H.(1997). Conversation, Language, and Possibilities. (周和君譯,合作取向治療。2013,台北市:張老師文化)
- Anderson, H., & Gehart, D. (1997). Collaborative Therapy :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Make a Difference. (周和君、董小玲譯,合作取向實務。2010,台北市:張老師文化)
- McNamee, S., & Gergen, K. J. (1998). 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: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ialogue. (吳菲菲譯,關係的責任:永續對話的資源,2019,台北市:心靈工坊)
- Gergen, K. J. (2009). Relational Being :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. (宋文里譯,關係的存有:超越自我.超越社群,2016,台北市:心靈工坊)
- Gergen, K. J. (2009).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. (許婧譯,醞釀中的變革,2014,台北市:心靈工坊)
(三)推薦讀物:
- 陳文茜(2015)。我相信‧失敗。台北:時報。
- 陳文茜(2015)。我害怕‧成功。台北:時報。
- 沈台訓譯(2011)。最貧窮的哈佛女孩:那一段飢餓、無眠與被世界遺忘的倖存歲月。台北:商周。
- 賈可笛譯(2015)。那時候,我只剩下勇敢: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。台北:臉譜。
- 林卓君(2014)。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:當我們為自己負起責任,就能真正放手,做自己。台北:遠流。
- 蔣勳(2007)。孤獨六講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
- 葉彥君譯(2000)。公主向前走。台北:方智。
- 洪慧芳譯(2013)。挺身而進。台北:天下雜誌。
- 嚴長壽(2002)。御風而上:嚴長壽談視野與溝通。台北:寶瓶文化。
- 劉金標(2014)。沒有唯一,哪來第一:捷安特劉金標與你分享的人生思考題。台北:商業週刊。
- 劉大偉(2013)。別把鑽石當玻璃珠:劉大偉的動畫獅子心。台北:商業週刊。
- 鄭煥昇(2012)。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:巧妙破冰、打進團體核心,想認識誰就認識誰。台北:李茲文化。
- 劉盈君譯(2013)。1%的差距:贏家掌握人心的語言學。台北:天下雜誌。
本課程不開放報名